泉州文明网 > 评论频道 > 媒体评论
切勿让情绪超越了行为的边界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4-12         责任编辑:林杰 黎灵寿

  近日,一则清华男子征婚的帖子引爆网络。据媒体报道,来自山西的张某玮在某社交平台发布的征婚帖中宣称自己月入五万元,是一名斜杠青年,本职工作是大学老师,欲找一名有意在当地长期发展的姑娘恋爱结婚。然而当事人却因外貌缺乏自我管理被网友质疑“过于自信”,是“普信男”代表。

  保送清华并被选入“清华姚班”,有过摩根大通和谷歌的工作经历,如此光鲜亮丽的履历,不曾想却通通败给了外貌,让人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张某玮从一年前征婚时因每月收入3000元被嘲笑“不配找女朋友”,到如今二次征婚被攻击其貌不扬,社会评价标准的单一与浅薄足以令人心惊。

  因外貌引发非议,此一事件并非孤例。2018年的选秀节目《创造101》产生的“王菊现象”就是另一个例证。彼时,王菊“土黑壮”的形象,在同台竞技的其他选手中可谓标新立异,其本人虽因此一炮而红,却也招致诸多冷嘲热讽,由此引发的大众审美标准的讨论如今看来仍不乏社会意义。两起事件相互观照之下,也让我们发现,要真的转变社会单一的审美规则远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此次的清华男征婚事件,也意外地让“普信男”一词再次刷屏。这一特定称谓源于去年《脱口秀大会》上演员杨笠的金句:“男人明明这么普通却又这么自信。”杨笠因这一犀利的言辞引发的争议如今仍是余波未平,有人批评说杨笠的言论是在煽动性别对立,其实当两性议题能激起公共探讨的涟漪,就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所在。毕竟,时代与社会发展到今天,两性间观念的壁垒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破冰时刻。

  同时,此次的清华男征婚事件也给了我们一窥当下年轻人择偶观的契机。显而易见,“颜值即正义”已成了多数年轻人择偶时秉持的金科玉律。如今,年轻人找对象时常笃信一个观念:一定要找那个自己有感觉的人。而所谓的“感觉”常常是依附在外貌这一选项上的,但过度苛求颜值,很有可能忽视对方性格、人品等更深层次的优点,从而给情感之路埋下不少隐患。说到底,两情相悦是需要用时间去打磨,用心去经营的,择偶时始于颜值虽没有错,但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无疑才是通往爱情乃至婚姻最牢靠的路径。

  由此,笔者也不由想到近日微博上的一条热帖“为什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能引发共鸣”。主演蒂姆·罗宾斯在电影上映近30年后的今天说道:“它传达的信息很少能在影视剧作品中看见,它讲的是长久赛,而不是即时的满足。”在爽文化、轻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年轻人的择偶观也越来越情绪化与主观化,往往缺少的就是深入了解对方的慢心态,常导致浅薄的偏见轻易就代替了客观的评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如火如荼的颜值经济到年轻人普遍的外貌焦虑,我们也能窥其一斑。因此,注重外貌作为个人观点的表达本无可厚非,但上升到人身攻击,并形成一种群体行为,就不得不引起多数人的深思与警惕。毕竟网络并非道德飞地,而当公共言论成为一道偏见的围墙,而不是一扇开放包容的窗口时,我们每个人就都应该告诉自己,切勿让情绪超越了行为的边界。特别是在以貌取人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的当下,更应切记,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是万里挑一。(周培尧

更多>>原创时评
欢迎投稿:qzwmwp@163.com      制作:泉州文明网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