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明网 > 文明论坛
文化自信助力城市文明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8-24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亲自动手做一盏花灯、完成一件刻纸作品,或缝一件绣品……据报道,本月的第三个周末,有60位市民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加培训,免费学习泉州花灯、刻纸和珠绣。今后,该馆将每周邀请泉州市部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到场展示展演,助力泉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让市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近距离接触,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无疑是对非遗文化最好的传播与传承,也真正实现了让非遗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保护理念。开馆仅一年的泉州非遗馆,集中展示了泉州市数百项世界级、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项目,已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海内外宾客前往打卡。显而易见,泉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市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可谓助力良多。

  今时今日,城市不仅是人们的栖身之所,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要消弭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实现其载体的创新与传播途径的突围则是必做的功课。在这方面,泉州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可谓匠心独运。比如在培育城市的人文气息方面,11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163处“百姓书房”所打造的“一公里半径阅读圈”,就于城市文化建设的细处着笔浸润人心;而作为泉州城市文化新地标的“四个花瓣”,则集聚了工人文化宫、科技与规划馆、大剧院和图书馆四座主题建筑,其在提升泉州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同时,更是大写意地构筑了市民的文化乐园与精神高地。

  当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优良不能单纯地以数量和体量的建设作为考核标准,能否实现文化的治理功效,即城市公共精神的塑造方是关键所在。正如遍布泉州城市街头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百姓书房”,在营造城市书香氛围的同时,也涵养着市民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的文明素养,而“四个花瓣”的每一场演出和每一次活动亦都在无声培育着市民的社交礼仪,提升着大众的文化品位。可见,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载体,厚植文化土壤,增强市民的人文素养,提升大众的文明水平,已是城市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之相应的是,我国多数城市的发展理念也已从曾经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旧有模式,跃升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全新层次,这对城市发展而言,亦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揆诸现实,泉州的GDP已连续21年保持福建省第一,城市发展从以快制胜到以质为先已成了一种内在需求与历史必然,而以文化创新为引领,让得天独厚的城市文化成为泉州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必能打造泉州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留在城市。”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为城市文明的容器,在留住城市文化根与魂的同时,亦是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的一部分,更起到以文化人的正向作用。因此,用心打造好城市的每一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市民在找到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同时,亦能有真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化与文明共生共长的美好图景便能永不褪色。(周培尧)

更多>>原创时评
欢迎投稿:qzwmwp@163.com      制作:泉州文明网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