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泉州鲤城:党建统领文化建设 文化滋养自治模式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1-05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我与祖国共庆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

  作为泉州老年人口最多的社区,鲤城区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常被称为“老人社区”。但如果你了解这个社区,会发现,社区在文明建设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五年获评全国文明社区。

  金山社区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党建统领文化建设,早在2001年,就把13个驻区单位党组织统筹起来,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目前,通过各项文化活动,社区驻区单位、党员、群众连成一体,各自发挥主动性,共同承办各类文化活动,形成党委领导、社区统筹、单位协办、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群众在社区非遗工作室、南音室、百姓书房、“国旗飘扬 金山筑梦”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获得体验感和幸福感。同时反哺社区,自发组成巡逻队、医疗互助组等自治社区。共建单位则在文化活动中化被动为主动,以主人翁姿态筹建活动。通过这一模式,该社区完成“最后一公里”作用,将党建、治理和文化都落实到群众中。

鲤城区金山社区“小手牵大手 传习文明风”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现场

  ◆以党建为基础 借文化之力联系群众

  作为全国文明社区,金山社区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前后投入近80万元,为居民搭建了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室、南音室、健身室、百姓书房、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书画室、舞蹈室、棋牌室等各种平台。之后,以党建统领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策划组织活动,将党建以活动形式落实到群众中去。

  建设党建联席会 驻区单位轮流坐庄不再是“客”

  社区党建是城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01年起,金山社区就将13个驻区单位党组织统筹起来,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共办多场文化活动。2019年,该社区和共建单位共同发起“国旗飘扬 金山筑梦”主题活动。活动发挥各单位自身特色,每月设定主题和内容,轮流坐庄,通过升国旗、国旗下讲话、组织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

  “好久没有参加严肃的升旗仪式了,觉得很热血。”参加工作多年的社区居民蔡女士在活动后很激动,表示这样的社区有温度又时尚。

  活动以共建单位为主导,发挥各单位的专长和特色,主体是广大群众,让群众在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活动中感受党建文化的丰富性。目前这一活动已连续开展将近两年,不仅在辖区的单位和居民热情参与,也辐射至周边街道居民加入当中,已成为金山社区的一个品牌活动。

小朋友学习制作创意花灯

  传统文化做推手 社区传非遗让群众有获得感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无论是社区文化提升还是党建工作,它都是有力的载体。

  今年暑假,疫情之后社区的孩子们终于有机会再次到非遗工作室和大师面对面了。这次请的非遗传承人是“泉州杨氏戏剧道具制作技艺”大师77岁的杨长生。杨长生制作的戏服盔帽、兵器旗幡、舞狮舞龙等戏曲舞台道具,精雕细制,不仅供给各个戏剧团演出使用,更被海内外人士奉为佳品收藏。

  暑期,他带着自己的手艺来到社区非遗工作室,十来个孩子早早地等在这里,他们向大师学习了京剧脸谱的学问,并在大师的指导下,绘制脸谱。

  非遗进社区,金山社区2018年开始主导这项文化活动,目前,已邀请了花灯制作大师林海超、刻纸非遗传承人黄丽凤、少林花拳传承人郑英秀等到工作室开展活动。活动除了针对小朋友开设周日营外,还在每年传统节日,按不同的主题,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请上述传承人及高甲戏、布袋戏、南音表演、泉州讲古等泉州古文化让居民群众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接下来,该社区还将与传承人或大师签约,将活动常态化,让非遗住社区,让社区传非遗。

  说起非遗,那当然不得不提南音了。现在金山社区有两支南音班,有一支已建成20年。他们从在社区南音室,到文化广场,再到庭院活动,唱南音已渗透在他们每日的生活起居中。庭院南音,也成为社区文化最真切的反映。2017年,南音队参加网络春晚录制获得优秀奖。除了南音队,社区还有广场舞队、腰鼓队等文艺队伍5支,社区广场舞队多次参加区、市里的比赛,并获得名次。

鲤城区金山社区举办全民阅读活动

   关注社区老人主体 解决精神文化、物质生活

  作为老年社区,把握并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解决并关心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是金山社区工作的重点。

  从文化上讲,早在2004年,金山社区便有一个图书室满足老年人读书看报的需要。时至今日它已发展成为热门的百姓书房,这也泉州市第一个由社区图书室改建并由社区老人自己管理的百姓书房。

  当年的图书室由金山社区牵头提供了一些书报杂志供老人们翻阅,并指定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后来有居民自发捐书,管理人员也自发壮大成16人的队伍。16人都是老年人,他们一起将图书、杂志分门别类整理、编码、归类和上架。2005年,图书室制定《借书制度》、“每日值班表”,至此之后,除节假日,图书室天天对开放,居民群众都能到这里阅读。那时便有藏书3000余本,每一本都有借书卡,借出还入都有详细的登记现在,百姓书房不定期开展读书活动, 2017年至今,共开展各类读书活动30余次,参加人数超过1500人。

  此外,社区建设共享餐吧,让独居老人可以凑在一起搭伙吃饭;改建历史六角楼,建设老年人照料中心,解决社区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照顾难的问题。

鲤城区金山社区夕阳红巡逻队

  ◆居民反哺 共建共享社区

  金山社区以文化为抓手,坚持重心下移,以群众为主体,在活动中与群众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使群众不再只是参与,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的社区的治理当中,既是享有者也是管理者。

  17年上万次巡逻 为社区秩序卫生献力

  每天早晨8时许,学生们上学时,社区五老巡逻队的队员们便准时在金山路出现。这条路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各一所,学生们背着书包往来时,老人们就在校门口附近维持路面秩序,学生们散去了,他们就和社区的保洁员一起到社区巡逻。14年了,每日不间断,共5000多次1万多小时的巡逻。巡逻队原本有60多名老人,老的老了,如今有5人仍坚守着。她们说:“也不能做太多,做一点点为老小区尽点力而已。”

  彭玉华2003年巡逻队组成时,她就参与了。她介绍,现在的5人中最老的是75岁的刘秀凤,最年轻的也有69岁了。“我们这里是老旧小区,大家维护才能保持今天的模样。老人家也不能做什么大事,一点点小事能尽点力就很好了。”刘秀凤说,她的孙子长大了,不需要她太费力,出来逛逛既能散步,也能做点实事,她很开心。

  深更半夜风雨无阻 医疗互助邻居有爱

  今年4月6日,对于金山社区的许多老人来说是个痛心的日子。他们贴心的社区医生张秀萍因病去世,享年88岁。张秀萍从事医护工作几十年,退休后她是社区医疗互助组的成员,每周二为社区老人测血压和简单的健康咨询。

  这个医疗互助组有成员5个。因为社区老人多,且多为独居的老人,难免有个头疼脑热时身边没人照应。出于这样的考虑,金山社区把有医学知识的老人集中起来,志愿服务相互帮助。不管是凌晨三点,还是深夜12点,只要厝边老人有事,互助组的成员尤其是张秀萍,总是第一时间赶赴。

  张秀萍过世后,社区在公众号发文回忆她为社区和居民做过的点点滴滴,她的女儿看到文章后,评论区留言表示她的妈妈退休后获得的种种殊荣,“与社区领导的关心指导以及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大力支持分不开,在此向大家表示真诚的感谢!感恩!”

  当然,社区居民服务社区的故事不止这些,疫情期社区129名党员分为13个联络小组,遍布社区各个角落,成为社区的好帮手、群众的贴心人。还有88岁的老党员杨建平坚持捐资1万元用于社区抗疫,捐资23天后,这名老党员去世了。

  “我们一直说文化建设,其实它承载的不仅是我们南音、戏曲、非遗这些可见的文化,还应该有团结、融洽、志愿、服务这样的软文化。”金山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区一直以党建为龙头,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单位“四社联动”,努力让“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不只是口号,而是人人共建共享社区的一种意愿和行动。(泉州鲤城区金山社区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