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们的节日 > 元宵节 > 正文
“文化之都”泉州元宵习俗多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6-02-24 责任编辑:黎灵寿 程兴华
  

    前言: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传统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才算过完春节。在这样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佳节之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全家团聚其乐融融,期盼永远团圆、幸福……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

  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祭春】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上元:夜张灯,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堂,谓之祭春。”

  永春乡下民众聚集祖厝,各族各房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排列齐整,或跪或拜,口中念念有词,举行拜祖典礼。有实力的乡族还在祠堂前日夜上演社戏。上元夜,乡亲纷纷弄狮、舞龙、游灯、“请火”、跳神戏。

  【吃“上元丸”、润饼菜】

  “上元丸”,古称“浮元子”,亦称“元宵丸”,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此食俗始于宋代,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是日以元宵丸汤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是日研术米作粉,捣碎长生果(土名落花生),杂以蜜冬瓜、桂花,和以沙糖,搏为寸许。丸熟而荐之祖先神前,曰上元圆。”

  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

  上元节当夜有孝敬神祇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亦寓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嘉兆。

  【闹元宵】

  以社会活动过节,俗称“闹元宵”,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举办文艺踩街: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乐队有南音、什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

  【赛会】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上元内外赛会迎神,乡村之间或于二月,谓之进香。隆庆《府志》:多者费数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上元前后,夜间好事者,或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小儿童,装扮故事,导以火把鼓吹,爆竹盈耳,游行市上,谓之装人,即古傩遗意也。”

  德化元宵节,县城迎“城隍巡城”,农村迎神闹元宵。

  【攻炮城】

  攻炮城,是泉州元宵节喜庆活动项目之一,有时在中元节及普度期间也举行。

  攻炮城是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风格独特。由于攻炮城者众多,以青年为主,而小孩则在旁呐喊助威,场面热闹壮观。

  【闹花灯】

  元宵节亦称“灯节”、“灯夕”,家家张灯,户户结彩,闹花灯。泉语“灯”、“丁”谐音,寓祈望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上元作灯市,三五家共结华表于通衙。十三日放灯,十六日收灯,谓之灯节。”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带到泉州。

  泉州花灯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和“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做法,点起灯后整灯通透。

  【游灯龙】

  每年元宵期间,山区的一些村,如安溪县蓝田乡后清村、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上云村等,要举行游灯龙祈福活动。其俗源自元朝闽南一带的民间草台“蜈蚣戏”(已失传),有600多年历史。游灯龙集全村人力物力一起过节,成为民间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增进邻里往来、和睦。

  灯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以竹篾为筋骨,纸张裱糊而成。村里准备好龙头灯和龙尾灯,龙身由一家一户做一节(或以灯笼代之),再共同组成长龙。全村只擎一条灯龙,最长时达三四公里,灯龙越长,象征该村越兴旺。当夜幕降临,村民在纸龙灯里点上蜡烛,舞动灯龙,走家串户 送去祝福,持续数小时。 

  (据泉州历史网)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