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2 > 2022泉州七夕 > 节日新风 > 正文
南安四中多措并举唱响“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08-04 责任编辑:林 婕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穿针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学校青少年团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闽南泉州七夕节日习俗,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近日,南安四中团总支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组织学校青少年团员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活动突出“勤劳智慧、倡导真情”等文化内涵,引导团员们同心共筑“中国梦”。

  因为正值暑期学生放假期间,为安全有序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学校团总支通过“温新四中”微信办公平台发出通知,学校班主任通过网上远程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手抄报和主题活动,同学们闻令而动,积极踊跃参加活动,作品纷纷上传到班级工作群,全程进行云交流。

  一张张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承载着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表达着年轻学子对忠贞爱情的讴歌。有的同学普及了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日晚上举行,故名“七夕”;有的同学介绍了七夕节的习俗: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有的同学增加了节日的文学性、浪漫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夕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古往今来爱情是人们歌之不尽、咏之不绝的美好主题,因其是美好的、珍贵的,更显示了对青少年学子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比赛中,有的同学描写了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美好画面,有的同学表达自己对牛郎织女美好爱情的成全,有的同学阐释了对爱情的理解,有的同学阐释了七夕的文化内涵,可谓百家争鸣,亮点纷呈。

  南安四中团总支负责人介绍说,为深入落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让青少年团员深刻理解并传承七夕文化精髓,加深了对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学校还举办了“晒书”、“手工剪纸技术”、制作“巧果”、“抄诵经典”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莘莘学子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文化自信。(华山)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