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福建泉州:打造古城文脉实践区 让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交相辉映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08-02 责任编辑:林 婕

图为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办的“‘福鲤桐声’微宣讲暨‘廉韵新风’大家讲”活动现场。(邱用法 摄影)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提档升级”部署要求,泉州市委市政府注重整合阵地资源,夯实建设基础,将新时代文明阵地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两年来共投入1440万元建设7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等服务群众的各类阵地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充分发挥阵地优势,让群众在文明实践中得到更高质量的体验、提升获得感。

  泉州发挥海丝古城文化资源的独特性,立足鲤城,打破文明实践所、站、点的区域界线,整合同类阵地,串点成线,形成家风、书香、非遗、廉政四条文明实践文脉,走好“群众路线”,聚焦群众需求,让文明实践活动体验感更强,更具内涵、更有吸引力,满足群众期待,吸引群众参与,让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热度成倍数增长,让群众一致叫好,推动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家风文脉 浸润古城万千家

  围绕群众家庭教育需求,挖掘家风家训故事,整合古街巷特色,形成家风文脉。

  鲤城区人民法院、鲤城区妇联、海滨街道党工委依托水沟巷,融入“泉州文化渊源、泉州名门望族家风家教实例、泉州郡望堂号故事、身边家庭美德故事”等元素,让市民在休闲生活和游览参观过程中,学习并传承泉州的优秀家风家教。这条示范巷连接着市级家风家训馆——鲤城区法院家事文化馆,是鲤城主要的家风家教基地。

家风文脉系列活动丰富多彩

  “曾在泉州讲学的朱熹就非常重视家教,他留下的《朱熹家训》可以说是一个家风传承的范本。从家族传承,到身边榜样,都是弘扬良好家风的方式”,海滨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胡文扬表示,从古到今,泉州曾涌现出众多世家大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物,这座古城之所以能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很大程度上源于泉州人对家风家教的重视,对优良品德的弘扬。示范巷还展示了一批“我身边的好人”“最美家庭”等典型,影响、带动周边群众向上向善。“像这位黄雪梅,是海滨街道新门社区一名普通的清洁员,她和丈夫、儿子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着非亲非故的邻居阿婆,她们一家被评为全省‘最美家庭’……”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风的薪火相传,养成了泉州人勤劳奋进、爱拼敢赢的品质,成就了泉州这座古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塑造新时代文明新风,滋润了古城万千家。

  书香文脉 传递榜样的力量

  围饶群众文化学习需求,挖掘名人典故,整合各个名人故居和古街巷的“好故事”,形成书香文脉。

  鲤城开元街道推出“走文脉、传家风、润书香”为主题文脉路线规划,以点串线,将小山丛竹、梅花石、陈仲瑾故居、林家大院、安礼逊图书馆、珠绣非遗传习所、具有名人典故和文化积淀的历史点位及曾井巷、台魁巷、奉圣巷等历史街巷串联起来,贯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脉络”。泉州以开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起点,走过这条文脉,群众可以听文史专家以唠家常的方式将名人典故和大道理变为“走心”的小故事。志愿者郭燕红告诉记者,每次活动,不仅能走街串巷探访文化名人故里,了解古城小巷里深藏的故事,还能在边聆听的同时“随手”做公益,捡拾垃圾清洁家园,一举两得。“这些路线串联起众多景点、名人故居,有着说不完的名人典故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闽南文化研究学者洪泓表示。

闽南文化研究学者洪泓讲述陈仲瑾故居故事,弘扬书香古韵。

  开元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林菲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引导更多的市民游客传播古城历史文化、传递文明旅游理念,走出一条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的深度游览路线。

  非遗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力

  围绕群众非遗体验需求,盘活资源倍增器,用好世遗泉州宝贵资源,形成非遗文脉。

  鲤城临江街道以“走进聚宝城南,守护世遗,创城同行”为主题,联合真情在线、泉州微公益等志愿服务组织,围绕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行走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南街巷中,感受城市的脉络及非遗文化的魅力。

  “孩子在倾听城南故事中发现城南的美,观赏南洋风格的古老大楼及中式红砖古厝,到文阿水丸店亲手制作闽南传统小吃鸡卷和非遗手工艺水丸,感受城南的美食文化”,市民黄阿姨表示。“我们在活动中,会与文明创建结合,既能让大家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又能将文明城市创建理念融入群众心中。”街道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动员广大市民积极投身非遗保护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传播创建文明城市正能量。

  廉政文脉 弘扬清风正气

  围绕群众追求新风正气的需求,深度挖掘辖区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廉政元素,赋予廉洁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形成廉政文脉。

  鲤中街道梳理出一条廉政文脉,群众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探索廉政故事,从有“整肃法纪、清风正气”之意的肃清门出发,经过“定心守正”的定心塔和位于古鲤城“鲤鱼脐”的玉泉井,到户部侍郎庄国祯故居听听庄国桢的父亲对儿子“为官当清廉勤勉”的教诲,到清正廉明一代“四好”名宦苏廷玉故居品读《苏廷玉家诫》,漫步南外宗正司遗址感受赵氏皇族教化宗人遵纪守法、不搞特权……群众通过走街串巷,体验不一样的廉政文化。除了探索路线,鲤中街道还不定时举办廉政主题的活动宣讲。6月29日,“福鲤桐声”微宣讲暨“廉韵清风”大家讲启动仪式在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苏廷玉故居举办,让廉政文化亲近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众多好评,助推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德济门广场举行花灯制作活动,传播非遗文化。

  泉州市立足海丝古城,打造四大文脉,倡导文明新风,创新服务方式,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举措,致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公里”,让文明实践活动贴近基层百姓文化活动需求,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大力点赞。

  近年来,泉州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提升六大能力”总体要求,在完善机制体制、整合阵地资源、建强实践队伍、精准服务群众等方面,推动实践中心在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落实。截至目前,泉州市建成实践中心12个,实践所163个,实践站2524个,拓展建成实践点933个,县级行政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志愿服务总队、县级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等建设覆盖率均为100%,县域组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5501支,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14498场次,惠及群众7347万人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坚定群众信念、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提升群众精神风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东南早报记者 赖小玲 邱用法 游维莉 通讯员 王荣锋)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