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鲤城延陵社区以实招革除殡葬陋习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6-02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西湖风光

  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整治大操大办的不良之风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经验可寻,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寻找方法。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立足街道社区实际,在不破坏传统的前提下,努力引导社区居民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遍社区,深入人心。

社区“公妈厅”

  合并“公妈厅” 集中办丧不扰民

  早在2014年,延陵社区有28座“公妈厅”,散落在社区各处。当时社区顶着巨大压力,通过查阅族谱,归并宗族的方式,党员主动认领任务,移风易俗小组配合,分片区分角落动员说服群众投资560多万元,终于将28座“公妈厅”整合归并,建成一处集中的“公妈厅”,作为统一祭拜及治丧场所,并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如“只点三炷香”等规定,引导社区居民文明祭拜。新建成的“公妈厅”总面积23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楼用于社区居民办“白事”,二楼用于安放居民的祖先牌位。依据当地风俗,社区在大公妈厅为居民备下了许多物资,包括桌椅、落地扇等物资。社区居民家中凡有亲人过世,统一到社区“公妈厅”办理丧事,方便而且文明。过年及特定节日,居民都会前来祭拜亲人祖宗的亡灵。新的“公妈厅”为延陵社区居民提供了安全、宽敞的操办丧事场所,既不会扰民,又能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促进了宗族间的融合,传承了民俗。

举办“移风易俗倡新风 九九重阳敬老情”文化活动

  修订社规民约 取消抬棺习俗

  2018年以来,市、区移风易俗工作现场观摩会先后在延陵社区召开,更使得延陵社区党委认识到,移风易俗不是一日之功,改变旧风俗靠的是点滴之功,只有让群众真切看到变化,感受其中益处,才能真正实现风气变化。借社区换届之机,调整了社区移风易俗工作小组成员,修订了《延陵社区文明操办婚丧喜庆社规民约》,对居民的婚丧喜庆规模做了明确规定。细化“公妈厅”管理规则,统一置办必备物资,确保丧事既不扰民,又不会铺张浪费。在多次进行会议研讨及民意调查基础上,以社区原老人会长过世为契机,再次推出重磅改革措施,党员带头,在江南新区率先取消抬棺制度,将原来需要60—80人抬棺出殡,沿繁荣路一公里多逆行出殡的民俗,改为灵车直接到集中治丧场所接灵,并对送葬路线进行同步改革,使路程缩短一半以上。这项重要改革举措,既节约人力物力,又减轻死者家属负担,同时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对附近居民、中学的影响。经过泉州电视台、“鲤城微事”等媒体报道后,在浮桥街道周边社区引起极大反响,带动周边黄石、田中等社区移风易俗工作的全面推广。

社规民约

  组织活动 淡化“佛生日”

  往年“佛生日”,延陵社区居民都要请戏班子搭台连唱三天,2018年4月又逢“佛生日”,延陵社区及时抓住时机做工作,缩短唱戏庆祝的时间,从三天缩短到两天,以跳广场舞和组织篮球比赛方式庆祝。延陵社区深入推行移风易俗后,改革传统“佛生日”,简办节约累积的资金128.3万,捐给慈善基金,支持社区各项事业。两年来,先后定向捐建了能容纳2000名观众的延陵社区篮球场,改造了社区排球场,组织开展了鲤城区全民健身“移风易俗"暨首届“鲤城区青商杯”社区篮球联赛、延陵“镜主宫杯”篮球赛、迎春篮(排)球赛、青少年长跑等各类赛事;发放各类助学金、病困及重阳节慰问金,弘扬助学扶老的文明新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