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智能电视,困住了谁?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8 责任编辑:陈培源

  “逼疯”“气疯”“逼哭”,这些高频评论并非用于熊孩子,而是智能电视。日前,“看个电视太费劲了”上了热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智能电视的系统界面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找到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而要看节目内容,往往还要面对种类繁多的会员收费,这背后又有不同平台、不同标准的收费体系,使内容直接沦为“套娃式收费”的抓手。有人痛诉智能电视眼花缭乱的收费问题:“我买个电视花了大几千元,完了我还看不了!”

  以前的电视不智能,但以前看电视很直接——打开电视,节目就跳了出来,你要是不喜欢,按上或者下就可以“选台”。一般来说,把几十个台浏览一遍,用不了多久,总能找到自己想看的节目。虽然不“智能”,但老人小孩也能很方便地使用。万万没想到,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现在电视冠上了“智能”的名头,反倒是让很多人“茫然无措”,感觉越来越“鸡肋”——打开电视,先看几十秒广告,好不容易进了界面,还要点击层层菜单,想看个节目依旧很困难,选了半天,往往不能看——总有一个付款界面在等着你。

  明明是智能电视,为什么如此难用,甚至被消费者痛骂“智障电视”呢?核心问题在于,无论是厂家,还是平台运营商,现在并不是以用户为中心,而是唯商业利润的马首是瞻。广大电视厂商,产品被裹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价格战,产品的硬件利润被严重冲击。他们纷纷兴起了“互联网的思维”,就是所谓的新营销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电视厂商们明明产品卖给的是消费者,实际上却是在其他人身上赚钱——利润大头来自广告主、平台运营商和APP。所以,开机内置广告、随处插播广告,系统界面挤满平台运营商、无数APP。也就是说,用户并不是电视厂商的金主,广告主和APP们才是,那电视厂商哪里还在乎用户,以及用户的体验呢?

  众所周知,现在的智能电视,不仅仅能看影视节目,还能上网课、听相声听评书、玩游戏、唱卡拉OK、练习健身等等。而在这每个功能模块的背后,都是一个或者数个公司,相互在抢夺消费者时间。也就是说,电视系统界面挤满了“镰刀”,不同运营商正在进行一场“大战”。但凡消费者点击一下,他们都要迫不及待地拿出付款二维码,生怕错过了向消费者收费的良机。层层消费、误导消费、默认续费……五花八门的套路,人们早已见怪不怪。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节目都还不知道好不好看呢,就要付费!刚才已经付费了,这里还要付费!正看着节目呢,就“智能”地跳出付费!哪里会有好的感受呢?

  智能电视困住、折腾、逼疯消费者,对于电视厂商和平台运营商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就连老年消费者,也已经对电视产生了抗拒:据中国家电网发布的《2022中国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显示,认为“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的受访者占比高达49.6%。许多消费者,电视虽然越买越大,但是停留在电视上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有些人戏言,电视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一块“背景板”。大多数时候,就是在电视前刷手机而已!

  固然“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但如果“羊”没了,那么“狗”还会买单吗?归根结底,用户才是企业的基本盘。消费者没了,就意味着市场的缩小乃至消亡,此时再多的“套路”,恐怕也是要失灵的。据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至2021年,电视机的开机率从70%下降到27.7%。“逼疯”“气疯”“逼哭”的呼声折射了什么?消费者的体验乃至社会公共利益,都在被践踏、被伤害。而电视生态越是恶劣,各方的套路似乎越是层出不穷,越是沉迷于追逐利润、挖掘“潜能”。我们不禁想问,智能电视,最终将会困住谁?(泉州晚报 陈一彬)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