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成就人才,方可人尽其才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8 责任编辑:陈培源

  今年,由泉州市总工会和泉州开放大学联合实施的“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明确,对农村户口、在福建省内缴纳社保满6个月的职工学员,由福建省总工会给予每人3000元的学费补助……本报记者近日得知,为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大军,市总工会持续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帮助民营企业职工和农民工通过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提升就业发展能力,为泉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近年来,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等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虽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这一因素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与产业结构朝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趋势亦是密不可分。在此现实背景下,让产业工人具备更完善的知识结构与更专业的职业技能,就成为其职业发展的“硬通货”,而这也是“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的现实意义所在。

  当下,“机器换人”已成为制造业领域的热词,当我们在为科技有效降低人力成本而欢欣鼓舞时,也别忘记了,“机器换人”这一语境下的潜台词,那就是背后要有玩得转机器的人作为强大的智力支撑。民营企业职工和农民工是制造业劳动力的主体,但他们受教育水平偏低、参加技能培训比例小,导致“技术性失业”的风险也更高。就此而言,利用技术变革这个风口,通过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这一群体的职业抗风险能力,无疑就会成为双赢的举动。

  特别是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的今天,当这些年轻人与父辈在个人诉求、身份认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时,有针对性的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既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也能让他们借此作为“市民化”的杠杆去享有更为充分的社会权利,从而为实现阶层流动发挥关键性的衔接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产业工人获取教育资源的成本过高,不仅存在制度性障碍,也受到社会观念的桎梏。试举一例,去年的“40岁农民工考取12本证”这一新闻事件就曾引发热议,甚至有人发问“考这些证有什么用?还不是农民工?”“这些证书有让他过上更好的生活吗?”当我们在呼吁社会对农民工群体展现更大包容度时,也需要给这一群体“成才”以更多的现实支持,方能让社会重新认识新时代农民工的身份和价值。

  作为制造业大市的泉州,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除了需要一大批掌握前沿科技的战略科技人才、“高精尖缺”人才外,同样也需要大量基础性、实用型人才。去年6月,泉州重磅推出“涌泉”行动20条政策,既推动引聚人才能“顶天立地”,也兼顾到了“实用为本”。比如,“支持补助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按照中级工班每人每年5000元、高级工班每人每年6000元给予补助”这样务实的举措就罗列其中,而从2017年以来实行的“求学圆梦”行动,我市亦累计有8000余名产业人才从中受益……

  “让人才成就泉州,让泉州成就人才”已是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在人口红利渐渐消失的当下,要让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仅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达到“扩增量”,更要做到提升既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实现“优存量”,唯有如此,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才不会成为纸上谈兵。进而言之,要为泉州“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已是大势所趋。(泉州晚报 周培尧)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