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知网勿成学术研究“绊脚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2 责任编辑:林 婕

  知网,本应当是学术界才关注的知识平台,却又一次站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知网收费太高,中科院都用不起”,这则新闻近日一登上新闻热搜榜,立即受到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引发舆论声讨。

  这并非知网首次引发舆论风暴。此前,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曾发布公告表示,因收费过高,暂停使用知网,一度引发学术界的同声讨伐;许多高校毕业生也不堪重负,每到毕业季总有不少人集体吐槽收费过高的查重费用;而2021年底,知网因擅自收录百余篇论文被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最终被判赔70多万元。不难看出,无论是知网的用户,还是为知网提供原创内容的作者,都对本应给社会带来便利的知识平台深恶痛绝。他们的愤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天下苦知网久矣”。

  然而,任由舆论一次又一次的发酵,知网依然我行我素。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放下已经到手的巨大收益。同方股份财报显示,仅2020年一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高达53.93%。一边是对用户的高收费,另一边只付给作者十分低廉的费用。有报道指出,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知网出版,作者本人的稿费最高只能获得100元现金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而作者的论文每被用户在知网下载一次,平台就要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费用,更不讲道理的是,论文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付费。如此唾手可得的暴利,谁又舍得放弃?

  进而言之,知网能够如此肆无忌惮地两头通吃,正是由于其大而全的资源优势,让高校及科研机构,乃至每个从事科研的个人,纵然都不喜欢它,却又离不开它。不可否认,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知网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公众也并不反对其收取服务费用。然而,现如今千夫所指的局面,甚至连中科院都用不起的现状,早已经让知网彻底背离了服务学术研究的初心,从学术研究的“垫脚石”变成了“绊脚石”。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让知网恢复公益的本色与为学术服务的初心。其实,知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分享平台,而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全国科研成果和互联网平台“四合一”的特殊复合体。而且,知网也曾经获得过国家相关基金与政策的支持。理所当然地,它也不能唯利是图,更不应当滥用其垄断地位,而必须在自身盈利与服务科研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其次,要让知网收费回归公益性,就需要监管部门的介入,明确其公益性质,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实行政府定价。从法律角度说,处于垄断地位的知网收费标准符合实行政府定价机制。《价格法》第十八条规定,“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从长远来看,科技进步应当让知识更容易获取。教育、科技部门以及科研院所等有必要联手建立一个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益性的国家电子学术资源平台,这既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借此打破知网等平台的垄断局面,从而促进学术电子资源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言以蔽之,决不能再任由知网成为公众获取知识的“绊脚石”了!(郑运钟)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