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x120.jpg
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托幼园的“眼”不是万能的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1-09-15 责任编辑:林婕 黎灵寿
  “监控的广角画面发白、无声,不时卡顿;监控的在场代表了一种持续沉默的俯瞰。”这几天,正赶上不少托幼园和幼儿园开学,一篇《托幼园所里的“眼”》的报道在朋友圈刷屏。报道谈及了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民办托幼园开放了园内监控录像,家长可以实时观察孩子在托幼园的生活状况。尽管此举遭到幼教们强烈反对,但托幼园与家长手机连线的“直播”依然铺开。
  社会新闻里不时报道的托幼园和幼儿园里的虐童新闻,虽然是极其少数的个例,但总能给家长带来强烈的焦虑感。家长不免闪现过这样的念头:如果孩子不听话,惹老师生气了,被老师“欺负”了怎么办?很多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不懂得向家长反馈,这不就意味着老师可以“乱来”?
  这时,监控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之于教师而言,监控的实时记录意味着它是强有力的监督,教师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起来,自然也包括极个别教师的无良举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虐童新闻被发现,就得益于监控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监控给了他们多一重保护。对于家长来说,监控给他们带来安心,家长们倾向于相信:有一双监督的双眼,能对教师产生更有力的约束。
  因此,托幼园和幼儿园里有监控,已经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须。去年教育部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明确,2020年年底前,要实现所有中小学和城市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封闭化管理达标率、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三个100%”,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提供监控设备保证幼儿安全,是应尽的义务。
  现在的争议在于:有必要给家长提供实时监控吗?
  应该明确的是,当前幼儿园虽然有监控设备,但平时从不随意对家长开放。监控时隔一段时间便自动覆盖。家长想看监控,需要向园方申请,有时也需要有警察等第三方在场。换言之,那双“眼”是形式上在场,确保的是关键时刻用得上。
  实时监控则不然,它意味着孩子从进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除了上厕所时间以外,其他的一举一动家长尽收眼底,当然也包括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实时监控代表着那双“眼”始终在场,他们也就不必担心自家孩子“受委屈”或“受欺负”了。
  只是,实时监控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一,实时监控侵犯孩子隐私,让每个孩子无心的稚嫩举动充分暴露在所有家长面前。比如孩子不小心的裸露,万一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其二,实时监控会侵犯部分孩子的权益。很多幼儿教师表示,一些高需求的家长会不断给教师提出要求,比如一会儿要教师给他孩子送水、一会儿要看他孩子是不是要上厕所,损耗教师大量时间,牺牲那些低需求家长的孩子与教师的相处时间。幼儿园不该是谁哭得最大声谁就有奶吃的地方。其三,个别家长关心则乱,无法忍受孩子任何一点点受挫,也不给孩子学习、试错和成长的空间,动辄下指令要求教师安抚他家孩子,忽略了教师是“教育者”而非“贴身保姆”,也忽略了孩子不可能在绝对真空的环境里成长。
  实时监控的“眼”绝非万能,家长从中获得的安心更像是一种心理作用;把教师变成“全职保姆”,反而可能让孩子错过宝贵的受教育机会。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协作,需要相互制约,也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应该有监控,但不必有实时监控;提倡信任教师,但也必须花大力气提升托幼园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让他们值得信任。(曾于里)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