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x120.jpg
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成长观念,该更新了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1-09-13 责任编辑:林婕 黎灵寿
  新学年,上海小学生的新课程表悄然走红。家长们发现,体育课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主课”——课程表上,竟然每天安排了一节体育课,每周还有两节体育活动课,一周7课时的体育课,成为排课最多的学科之一。
  走红的课程表,众人的惊讶和喟叹,甚至不乏有人对“一周7课时的体育课”不无遗憾的感叹,让我们触摸到某种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刻板观念。
  在多数“80后”“90后”家长的观念里,体育老师,大半的时间都生活在“传说中”。关于学校的段子常常是这样的:体育老师,就是那位最经常“生病”、最经常“家里有事”、最经常“碰巧出去了”的科任老师,然后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竟然早有准备“赶来”代课。尤其是每学期期末的时候,体育老师的“病情”就会果不其然地“加重”了,学校里根本就见不到体育老师的踪影。
  我们固然都知道要全面发展,可是,五个指头伸出来还有长有短,这“全面发展”,往往也是“有先有后”的。语文是各科的基础,数学是竞争的利器,英语是未来的保证,这些主科哪一科家长们也不敢偏废,更不敢怠慢。以前,就算对课外辅导班再不上心的家长,至少也要保障主科。而音乐、绘画等等艺术科目,心有余力、钱包有余力的家长会在“第二梯队中”惦记上。唯独体育课,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内心的潜意识里,体育课,多数家长还是将其看作“副科”中的“副科”。
  正因如此,各地陆续推行了“体育入中考”的做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确实逐步改善了人们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但是,人们往往是“考什么补什么”,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究竟是观念的改变,还是仅仅源于“中考”的倒逼?假如,我们抛开体育中考成绩的表象,事实上,学生体质依旧难掩“脱节”的状态。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情况有所改善。但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问题亟待关注。近年来,肥胖、近视、体态不良成了青少年难以跨越的“三座山”。同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值得重视。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虽然考试的指挥棒,无形中在重塑家长们的教育心智。然而我们亟须更新的,归根究底还是内心里对于健康成长的科学观念。有人说,成功很重要,健康是1,成功是0,所有的成功都要排在健康后面。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或许藏着同样的道理,健康是1,其他是0,没有这个1,所有的0都没有意义。这才是上海小学生新课程表背后,潜藏的真正内涵和深远意义。面对“一周7课时的体育课”,我们不仅不应该感到“遗憾”和“浪费”,恰恰相反,我们要庆幸如此及时、如此深刻的变革,报以热烈的掌声,给其真诚的赞美。
  打量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肥胖人群,早已成为一种社会顽疾。打量现在的世界,我们同样不难看到,经济、文化、娱乐的迅速发展,五光十色中却充斥着羸弱的身躯。我们不应该走在这样的发展道路上。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既是其个体生命力旺盛的体现,也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保障。我们应该摆脱对分数的迷恋,将孩子们的营养健康、心理健康、体魄健康,提上更高的高度,引起更广泛的重视。(陈一彬)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