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明网 > 文明论坛
教材循环使用应成常态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11-18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3500平方米的车间内,一座近两层楼高、如山丘状的“教材山”异常醒目,几乎涵盖中小学所有科目教材。记者随手捡起一本初中历史教材翻看,发现品相完好、干净整洁。(11月16日 澎湃)

  教材浪费的确令人触目惊心,国家新闻出版署数据显示,近5年全国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大中专教材、业余教育课本及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册、金额超200亿元。这些教材若循环使用一年,节约费用可援建约4万所希望小学。

  在现实中,很多教材往往使用一学期或者一年,就进了废品站,虽然近些年,一些地方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教材循环利用,但是,并没有形成气候,能够循环使用的教材只是少数,大量的教材一次性使用后,沦为废纸。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人们对教材浪费带来的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对教材循环使用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足够和深刻的认识,导致这一举措没有形成制度,没有成为常态和自觉。另一方面,缘于利益使然。教材循环使用,势必会损及教材印刷出版甚至发行单位的利益,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受损,一些部门和人员自然不支持教材循环使用,这也是导致这一举措难以形成气候的原因之一。再者,还有一部分家长对教材循环使用充满抵触,是因为一些教材出现了污损,担心孩子使用会影响健康,传播病菌,这些都是教材循环使用中出现的难题。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就需要对症施治,打通教材循环使用过程中的“肠梗阻”,建立起教材循环使用的畅通机制,明确相关制度规定,这样才能确保教材循环使用成为常态。

  虽然教材循环使用可能损害到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但是与教材浪费带来的环保危害和现实浪费相比,显然是不值一提,因此,不能因为教材生产线上的产业利益,而放弃或者阻碍教材循环使用的开展,相反,应该摒弃短视思维,晓以大义,树立长远眼光,站在环境保护和节俭节约的层面认识教材循环使用的必要性。一方面,教材循环利用是环保必然,教材数量巨大,如果能够全部实现循环使用,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不可估量,另一方面,教材循环使用也是开展环保教育和节约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教材循环使用可以让中小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节约意识,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显然是深远的。

  鉴于此,应该建立教材循环使用长效机制,甚至强制机制,将教材循环使用纳入地方教育考核和环保督查。比如,制定明确的教材循环使用年限,从市场端倒逼教材控制生产,遏制环境损耗,比如,建立教材回收机制,在日常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爱惜教材,尽可能其减少课本的污损,为下一届学生的使用打好基础,比如,在学期结束后,由老师对教材进行回收保管,或者,相关部门可以探索对教材实施除菌杀菌措施,减少家长对教材存在的健康危害的担忧,等等,通过这些举措来助推教材循环使用成为教育规定动作,成为社会常态。(刘剑飞)

更多>>原创时评
欢迎投稿:qzwmwp@163.com      制作:泉州文明网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