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地铁禁食载动公共文明入脑入心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4-02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4月1日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和10类禁止性行为。(4月1日《北京青年报》)

  《办法》设定7类约束性行为和10类禁止性行为,地铁进食、手机外放等将列入“黑名单”。这些规定,将对地铁不文明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并更好地优化地铁交通环境,提高乘车体验。

  作为城市重要交通工具,地铁搭载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素质,开往这座城市的文化深处。地铁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大量不文明行为的存在,无非是一座城市疏于文明建设和管理,市民对公共规则缺乏基本敬畏的外显。外在形象的丑陋,必然映射内在素质的拙劣。经由地铁的高速传播,不文明行为必然产生的破窗效应,必须作为重点整治的内容。禁止地铁进食、手机外放等规定,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量。

  地铁不是私人空间,在狭窄封闭的公共场合进食、手机外放等,不能简单视为个人自由。《办法》的出台,有助于明晰公共场合与私人空间的界限,公共规则与个人行为的界限,从而推动公共规则和公共文明在更广泛范围内落地生根。不文明行为往往只存在某些个体身上,但“一个霸座男,毁坏一座城”也绝非夸大其词。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建立,正是为了实现针对性的约束。

  虽然,个人文明素养与公共文明的无缝接轨,不是靠禁止性规定,而是靠内化的文明自觉,但是,搭载规则的地铁,其终点站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站”。地铁禁食,必然载动公共文明入脑入心。规矩挺在前,既对不文明行为形成了约束和震慑,也为文明劝导、信用惩戒提供了依据。让不文明行为有所顾忌,受到惩罚,最终得到遏止,也是公共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不文明行为是一座城市的灰尘,在搭载规则的地铁上,它们必然被公共文明所融化和感化,有此,崇德向善、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现代城市,必然可期可待。(范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