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们的节日 > 正文
泉州元宵灯会 上万盏花灯竞相亮相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7-02-12 责任编辑:黎灵寿 程兴华
身着汉服的女子格外显眼
四姐妹在花灯前忘情自拍
女儿为陈跃群拍照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元宵夜,马胜勇在路上疏导交通。
11日晚,泉州市区城东中骏世界城张灯结彩,花灯将这里照耀得辉煌如昼。众多市民涌入花灯展区,观赏花灯,感受盛世闹元宵的喜庆氛围。(陈起拓 摄)

  11日晚是元宵佳节,皓月当空,侨乡大地处处花灯竞放,鼓铙沸作,各地民众与四海宾朋沉浸于灯山舞海的欢乐气氛中,再现了泉州流传千年的盛景。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在宋朝发展至顶峰,当时的花灯之盛,可谓冠绝天下,被誉为“上品花灯”,有着“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的美誉。今年的泉州元宵灯会,设立三大展区,上万盏花灯竞相亮相。这些花灯,传统与时尚兼具,科技和创意的元素融合,给传统的灯会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加上各地公益性精品剧目展演、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元宵节成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泉州晚报记者 廖培煌 吴志明 黄枫)

  百万人次喜观灯

  这几天,泉州气温下降。夜晚,风中的泉州越发寒冷,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市民出游赏灯的热情。

  昨晚,吃完元宵圆后,众多市民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徜徉在灯会现场。鲤城新门街,丰泽中骏世界城、东海湾、润柏香港城,台商投资区的海上丝绸之路亚洲艺术公园等花灯展区内,人流如织。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灯下观者如潮,一盏盏做工精细、造型别致、创意十足的花灯,让四海宾朋驻足流连,交口称赞。

  今年的泉州元宵灯会于2月9日至12日,即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举行,以“海丝起点·多彩泉州”为主题,设置传统花灯展区、时尚花灯展区和“海丝之光”座灯展区三大展区。

  鲤城的传统花灯展区设在新门街,展出518盏花灯。灯会以传统工艺花灯为主,以“鸡年”为主题,其中也包罗了不少创意型花灯,如安溪的10盏藤铁永生花花灯,将安溪著名的藤铁工艺与花灯巧妙结合。

  丰泽的时尚花灯展区分中骏世界城主展区和东海湾新华都广场、润柏香港城两个分展区。其中,主展区以时尚花灯为主,分展区以创意花灯为主。展出的大小花灯超过2000盏,数量、品种、质量均创下历年来之最。

  台商投资区的“海丝之光”座灯展区,展出129盏花灯,不少是大型座灯。其中,全市唯一的水上座灯“龙船送福”是一大亮点。

  正月十三起,三大花灯展区同时点亮,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市民和游客,至昨晚已有上百万人次。

  传统与时尚结合吸引眼球

  自9日正式亮灯以来,亚洲艺术公园花灯展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海丝之光”座灯展区的129盏花灯中,最吸引市民的就是水上座灯“龙船送福”。它是全市唯一的水上座灯,长近40米。座灯利用灯光搭配,船身焕发七彩光芒,龙嘴内的龙珠旋转,放射光芒,而且还有水柱从龙嘴喷出。光声电的结合,让海丝文化更好地得到诠释和体现。

  泉州花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次登陆央视。尤其是去年央视春晚上,泉州分会场府文庙里的花灯大放异彩,在亿万观众面前亮相。惊艳的背后,是泉州灯展在坚守中不断创新的结果。

  今年泉州三大灯会展区的定位稍有区别,但并非简单的割裂。比如,丰泽灯展的时尚花灯展区,除了展出传统花灯如彩扎花灯、刻纸花灯、针刺无骨花灯,更多地突显了泉州海丝、泉州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合进现代的科技、时尚元素,由此,传统的灯会焕发新活力。

  鲤城新门街传统花灯展区,除了展出大量的刻纸灯、无骨灯、走马灯、宫灯等闽南传统花灯,一些青少年学生创作的花灯,更因为想象新奇、造型独特,获得市民们的青睐。

  各地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昨晚,丰州的元宵灯会继续。据称,源于唐朝的丰州桃源上元点灯,也是泉州“第一灯”。正月十三晚上起,丰州桃源傅氏宗祠、桃源唐王宫、燕山黄氏家庙、黄氏世宗祠、丰州古街和铺顶陈氏家庙等地,到处都是流光溢彩的花灯。此外,南音清唱、高甲戏、广场舞比赛、踩街、猜灯谜、祭祖、抽奖、红歌会、点灯、游灯等活动轮番上阵。

  元宵期间,除了泉州市区的元宵灯会,各县市区也举行了上百场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历史悠久、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让元宵节成了村民的“狂欢节”。

  昨晚的永春达埔岩峰村,“造火把”民俗活动将当地元宵活动推向高潮;东平镇鸿安村的“跳火佛”热闹了整个村庄;泉港涂岭镇樟脚村夜游板凳龙灯,吸引了不少摄影采风者和游客;德化水口镇淳湖村的踩街活动中,“坐钉轿”表演让人惊奇……

  花灯走出国门惊艳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元宵节,泉州文化艺术部门还组织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国家公园举办灯会,展出泉州花灯,组织花灯师傅、民间技艺传承人到现场献艺表演。

  作为古代海上丝路的起点城市,泉州花灯很早就和茶叶、瓷器一起,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近年来,声名在外的泉州花灯,已“出访”了包括美、英、法和东南亚各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地居民对精美绝伦的泉州花灯赞不绝口。

  花灯争艳,凤箫声动、玉壶光转,泉州民俗文化的光华借由一盏盏花灯,撒播在四面八方的外来游客心中,让他们久久不能忘怀。

  穿汉服赏灯弘扬传统文化

  昨晚7点多,在人潮中,记者发现了多名身着汉服的女游客。她们手持传统花灯,似乎是从古代穿越而来,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引得不少市民争相拍照、合影。

  据汉服爱好者杨颖介绍,两位女孩身上所穿的为汉民族传统服饰之一的曲裾。杨颖说,她从2012年开始接触汉民族服饰。汉民族服饰主要包括了汉代的曲裾、唐代的袄裙、宋代的褙子等。因为古代的女子身处深闺,只有元宵节才能上街游玩,和青年男子相会。她说:“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及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杨颖说:“过中国传统节日,其实更要穿传统服饰。我们希望这样能够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传统文化。”

  与杨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特地从南安赶来的洪雅珍。昨晚,她与朋友各自身着汉服褙子和袄裙来到灯会现场。她说,她是南安汉服协会的成员,从2014年开始,她们每年都会组织社团里的朋友一起到泉州参加灯会。(泉州晚报记者 苏凯芳)

  四姐妹结伴赏灯倍温馨

  昨晚6时许,夜幕才降临,在中骏世界城时尚花灯展区落地灯组“情人花海”前,4名女孩驻足拍照,一张接一张,意犹未尽。

  原来,这4个女孩是表姐妹,来自南安,都姓李,分别在读初中、高中、大学,还有一位已参加工作。读初中的女孩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在上海读书很多年,今年才回泉州过年,没想到泉州的元宵这么有氛围,这些天我玩得特别开心。”她表示,在上海时,元宵节就是和父母在家里吃元宵、看电视,而泉州的节日氛围则十分浓厚,“感觉好像整座城市的人都携家带口出来过节了,特别热闹,特别温馨!”

  读高中的姐姐则表示,这是她第三年来市区赏花灯了,虽然花灯年年都在变,不变的是和她一起看灯的人。“元宵和家人一起看灯,感觉才算圆满。”她笑着说。(泉州晚报记者 谢宜萱 实习生 张霏霖)

  一家四口连续四年赏灯过元宵

  昨晚,来自市区的黄女士一家四口也到世界城看花灯展,他们驻足在“海丝福船”前拍全家福。黄女士说:“昨天我们已经去了新门街展区,今天决定来世界城看看。这是我们第四年选择全家出门‘赏灯’过元宵了。这些年花灯展越办越热闹,出门逛灯展比在家看节目有意思多了!”

  对于花灯,黄女士也颇有感慨:“元宵花灯做得一年比一年有特色,如今的花灯将传统工艺与创新元素融合在一起,传统中蕴含活力,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黄女士的女儿则更喜欢新门街的花灯,她笑着说:“我更喜欢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传统花灯,所以新门街传统花灯展会更适合我。”

  坚守最后一班岗

  老交警执勤 第40个元宵节

  昨晚是元宵佳节,丰泽交警大队泉秀分队的老交警马胜勇和往常一样,坚守在东海交警岗亭的岗位上。这是他执勤的第40个,也是最后一个元宵节,因为再过1个月,年满60周岁的他就将退休了。

  元宵佳节期间,泉州市区交通繁忙,丰泽交警大队全员上岗。尽管临近退休,老马还是天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疏导交通、纠违。正月十四晚上,他执勤到晚上快12点,但昨日他依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

  “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大队通知我退休。”即将离开工作40年的岗位,老马顾着忙碌未曾多说,但从言语中,还是能感受到他的不舍。(泉州晚报记者 陈明华)

  民警值守一周未归 家人到场温馨团圆

  昨晚,在亚洲艺术公园展区,几位民警正在公园正大门执勤。这时,一位小女孩向民警陈跃群跑来,边跑边喊“爸爸,爸爸……”

  “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还来呢?”“我想爸爸了。”听到女儿的话,陈跃群有点愧疚,笑着抱起了女儿。原来,陈跃群是台商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的负责人,是展区安保工作的现场协调人。一周前,他就和同事开始筹备安保事宜,至今未回过家。

  小女孩说,班级的小伙伴每年元宵都有爸爸妈妈陪着看花灯,这两年她都是到灯会现场陪爸爸一起过元宵。为了不影响父亲的工作,她与爸爸聊了会,便拉着妈妈到灯会现场看花灯了。(泉州晚报记者 黄枫 通讯员 辛伟彬)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