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泉州文明网 > 泉州文明网 > 文明创建 > 正文
泉州德化:全域创建全民参与 筑就爱心幸福城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1-05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接受东南网记者专访。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文明,于一座城市而言,既是最好的标签,也是最美的底色。2020年11月20日,享有“世界陶瓷之都”美誉的德化县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在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看来,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德化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全面概括。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属于自觉奉献的广大干部,属于心齐志坚的瓷都人民。

 

俯瞰德化县城,潺潺溪水环抱城市,氤氲祥和气息。赖建明 摄

  “齐抓共管实现创建‘一盘棋’”

  漫步德化县城区,休闲广场、公园绿地环境优美,市民悠然自得;繁忙的交通路口有志愿者的身影,斑马线上的文明已经成为常态;各类主题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文明礼仪、读书学习、勤俭节约之风深入人心……在这座“精雕细刻”的瓷都里,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文明气息溢满全城。

  小山城孕育大城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丰富内涵注定要赋予它更多的使命。梁玉华介绍,为高效推进创建工作,德化建立了指挥部、职能组、镇村部门三级联动机制,以及片长、格长、单长的指挥体系。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29个文明片区片长,负责督查协调解决问题。县直单位担任146个文明网格格长,并为每个网格配备“1名乡镇干部+1名村(社区)两委成员+1名城管+1名交警”基础创建队伍。社区(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单长,每天常态化巡查。“通过单长常态巡查、开单给格长和片长、片长负责督查协调、格长负责落实整改,整个创建指挥系统形成了闭环管理。”

  金苑小区曾是当地典型的老旧小区,如今通过增设停车位、改善排污系统、优化环境卫生、开辟休闲活动场所等措施,提升了小区“颜值”,更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宜居乐居。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广大居民将其归功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努力。

  “小到角落垃圾,大到老旧小区改造,我们通过严密的指挥体系,在全县上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实现了文明创建‘一盘棋’。”梁玉华说。

  回顾创建历程,德化县有6000多名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仅在2020年里,全县共开展常态化考评80多次,发出整改通知书近1600多份,有力解决了一大批“老大难”问题,促进各项创建工作向深发展。

  据悉,自2018年以来,德化县加快建成了缨溪公园等8个公园项目,目前全县公园总数已达到15个,休闲绿地达20个,真正为市民提供了“出门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福利。同时,注重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项目。此外,通过在乡村全面推广“一清二整三美化”,以“一体化”方式推进了农村厕所、垃圾、污水、农房、村容村貌专项整治,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打造出绿色美好新家园。可以说,在德化,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美丽的蜕变持续上演。

景城同建,筑牢文明城市根基。图为瓷都德化船模城雕。赖建明 摄

  “人心齐是创建成功最大的法宝”

  文明城市,每个人都是筑城者。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已然成为全县创建工作的原动力和生命力。

  “除了党委政府之外,广大企业、大师新秀、普通群众和在外乡贤也都积极参与进来,形成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干群共建的良好局面。”梁玉华说。

  目前,德化县内有家风家训馆63个,其中市级家风家训馆1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文明镇2个、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单位16个、省级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家庭1户。全县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人、省级道德模范1人、市级道德模范9个、县级道德模范61人;中国好人6人、福建好人14人。

  2019年9月,德化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让文明实践更好地在全县“活”起来,全县18个乡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5个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龙浔镇大洋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浔中镇金凤社区、吉祥社区开办社区“四点半学校”,替学生家长分忧解难;龙浔镇兴南社区建立党员服务站,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截至目前,全县5万余名志愿者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200多场次,100%覆盖县直单位,参与干部职工逾万人次。

  “社区文明实践站融合公共服务和党建资源,开展文明创建、移风易俗、文化服务等各类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梁玉华介绍,2020年以来,德化以“瓷名天下 爱满德化”为主题,通过创建“爱心幸福城”,包括推广“爱心厨房”,提升文明城市精神高度及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爱心厨房”是德化县农村地区自发的公益行为,用于组织留守老人免费聚餐、聚会。由于大量人口流入城关,偏远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而“爱心厨房”拉近了留守老人之间的距离,凝聚了民心。

  “我刚到德化工作时,曾到赤水镇猛虎村走访,了解到当地有个爱心食堂,用来组织村里的老人们免费聚餐,这个做法给我很大启发,随后我们引导全县每个乡镇统一推广。”梁玉华说。

  迄今,德化县所有村庄“爱心厨房”已实现全覆盖,结合“爱心幸福城”,延伸开展爱心巡回医疗、爱心理发、爱心义诊、爱心电工、爱心驿站等服务。如,龙浔镇英山村发动退休干部、老党员参与“爱心厨房”建设管理,实现“爱心厨房”的“自给自足”和持续运转。雷峰镇为辖区内各村留守老人绘制了一幅爱心服务构想图,依据本地实际制定系列活动时间表,各村分时间开展全面的爱心活动。

  “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宣传者、参与者、实践者,人心齐是我们这次创建成功最大的法宝。”梁玉华表示,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凝聚起“人人抓创建,创建为人人”的强大合力。

德化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营造良好居住环境。图为干净整洁的县城瓷都广场。德化文明网 供图

  “让瓷都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文明城市建设,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新起点。当前,德化县已开始思考如何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成为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

  “我们将全面铺开10大片区改造,每年推进一批教育医疗、公园绿地、农贸市场、市政道路、地下管网、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项目。特别是提速霞田文体园建设,全面补齐科技馆、体育馆、游泳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馆,抓好修补提升工作,切实提高城市颜值。”梁玉华表示,全县将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推动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以来,德化县委、县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当前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8%,城区建成区面积30.46平方公里,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走在了全省前列,开创了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城关”发展模式。

  “要围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行‘月督查、月考评、月通报’制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梁玉华介绍说,德化有27万人聚集生活在城关,这对市容市貌管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全县将以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制定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整治责任清单,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线缆乱拉、消防设施、城市“牛皮癣”等整治工作,真正做到“表面光鲜好看、里子干净整洁”。

  以文明塑城、以精神塑魂、以道德塑人。梁玉华表示,“十四五”是德化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打造闽中区域发展中心的关键五年。德化将继续走好群众路线,抓好爱心幸福城建设,让友爱互助的文明新风吹遍瓷都每个角落,让瓷都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东南网记者 林杰 林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