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首页 > 文明传播 > 正文
德化坂里:大山深处的红色故事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6-22 责任编辑:林婕 黎灵寿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陈列馆前的纪念碑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6月20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福建站采访团来到位于德化县水口镇坂里村的中共福建省委旧址,追寻红色革命之旅,感受红色文化。坂里村海拔900多米,地处德化县与仙游、永泰三县交界处,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势险要,人烟稀少。在这密林山间里,曾经发生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故事。
  1944级台阶见证的烽火岁月
  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老旧照片,都在诉说着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这里艰苦的生活,记录着当年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机关干部同志为革命出生入死、英勇奋斗的血和火的历史。
  “这里是泉州唯一一处省委旧址,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在坂里期间,省委机关开展过一系列革命活动。”在中共福建省委旧址陈列馆,今年87岁的老游击队队员、义务讲解员陈存聪向采访团介绍,1943年秋天,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闽北革命根据地的进攻。身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为了摆脱外部环境趋于恶化的窘境,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指示,于1944年3月从永泰青溪转移到坂里村牛寮沟,领导全省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出了陈列馆往右,采访团沿着一条通往竹林深处的石阶,当年革命先辈走过的足迹逐一映入眼帘。据介绍,通往牛寮沟的台阶全长1.2公里,共有1944级台阶,寓意着中共福建省委1944年驻扎这里,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在当地群众心里落下深深的烙印。
  “每次走上这里的台阶,都会想其当年的艰苦战斗,省委机关同志克服生活、交通、通讯等方面困难,建立起全省抗日反顽斗争的指挥中心。”陈存聪介绍道,彼时的坂里,除了隐蔽深林、地处闽中要塞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外,全村只有22户、90多人,转移至此的革命同志从几十人发展到100多人,在荒林地盖起了18间竹棚,开设了两个练兵场,架起了无线电通讯等。

革命旧址坂里一带山高林密,左一木房屋为歃血为盟处旧址。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歃血为盟”的生死之约
  “要拥护共产党”“要保密,见到陌生人来要及时报告”……在原歃血为盟旧址边上的纪念厅,一段“歃血为盟”紧跟党的故事传为佳话。据介绍,为了使群众拥护党的工作,同时保证省委机关的安全,坂里村民经受住了生死考验。
  “当时村里为了保守秘密,全村22户,一户出一个人聚集在一起,歃血为盟。”陈列馆义务讲解员赵可心介绍,省委机关同志召集22户村民代表举行了个古老仪式,与22户代表端起鸡血酒一饮而尽,并毅然在盟书上按下手印,与群众定下了“不向当局政府告密”的生死盟约。因此,在省委机关转移之后,国民党当局派了三个分队到当地进行“围剿”,却得不到任何情报。
  坂里的百姓们不仅承担起保密的任务,还主动承担起运送粮食和生活物资的任务。“比如从山下往山上挑猪肉给省委机关的人,因为量多,得说是要卖猪肉,这样就不怕敌人问起来,为了把工作做得更隐蔽些,在遇到路人要买猪肉时,常常也会卖些给他们。”赵可心说。

老游击队队员陈存聪向采访团讲述革命故事。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密林山间的暗号
  据介绍,省委机关驻扎期间,为了在深山老林里辨认身份、顺利沟通,省委干部发明了按一定频率拍手掌、敲竹筒的暗号,并教给群众。拍几个掌声,敲几下竹筒,传递着“我是共产党人”“我是党的群众”“送粮食来了”等重要消息。
  一次,中共党员吴天亮和刘祖丕从南山到坂里来。为了不暴露身份,他们两人分别化装成采购山药的商人分两路走到坂里。傍晚时抵达坂里后,吴天亮走到革命群众陈家咸家前,见大门紧闭,他就拿起一根木棒,敲了敲旁边的一根毛竹,“嗒——嗒,嗒、嗒、嗒”,他先敲两声,后又急促地敲了三声。敲了两遍之后,陈家咸知道自己人来了,便下楼把吴天亮迎了进去,然后去村口接应刘祖丕。 
  另外,在坂里通往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驻扎地牛寮沟的小路上,设置着一个小哨。为了让外人一进入此地就能引起战士的警觉,战士们在小哨下的山路上暗藏了一个机关,他们把路旁的一根直挺挺的大毛竹斩去尾巴,从中间劈成两半,然后用细韧的藤一头牢牢绑住一半毛竹,把毛竹片拉弯,另一头横过山路,绑在小木桩上,这样,只要有人碰掉这根藤,竹片就会重重敲在另一片毛竹上,发出巨大的声响,为战士们通风报信。
  从1944年春入驻坂里,到1944年6月下旬离开转移到永泰东湖(现属仙游县管辖),省委机关在当地的革命时间仅有3个多月,但那时的红色记忆依然镌刻在大山深处,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永远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东南网记者 林杰)

红军食堂。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图为通往坂里牛寮沟的台阶,全长1.2公里1944级台阶,寓意着中共福建省委1944年驻扎这里。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