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拒绝餐桌浪费 泉州人舌尖上的新“食”尚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8-13 责任编辑:黎灵寿 王娇榕

  剩菜剩饭打包 精简菜式变花样 厨余变有机肥料

  拒绝餐桌浪费 泉州人舌尖上的新“食”尚

  

文明餐桌暨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丰泽区蟳埔社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同时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记者了解到,“光盘行动”启动至今,泉州的餐饮浪费现象大大减少。目前,一场“文明餐桌”行动正在开展,通过提倡打包、使用公筷公勺、菜式变花样、厨余变肥料等方式,泉州人向餐桌浪费说“不”。

  家庭

  剩饭剩菜收集密封 带回老家喂鸡鸭

  家住市区东海的陈阿姨告诉记者,她家有三个大人一个小孩,本身胃不好的她不敢吃剩饭剩菜,因此做饭时特别注意量的控制,但并不是每次都能煮得刚刚好,有时孩子临时没回家吃饭,饭菜也就剩下了。心疼饭菜倒进垃圾桶里的她,遇到有饭菜剩下,会先把汤汁过滤掉,然后包好放进冰箱冷冻着,等每周五晚上回惠安老家再带回去喂鸡鸭。陈阿姨说,担心剩饭菜会导致冰箱有异味,所以她会用密封袋包好,同时腾出一格冷冻柜专门冻剩饭菜。

  和陈阿姨一样,程阿姨也会将剩饭菜收集起来,送给亲戚家喂鸡鸭。程阿姨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女儿同住一小区,她帮女儿带孩子。为了好做饭,也便于两家都不出现剩饭菜的情况,她就跟女儿们说,中午和晚上在一家做饭,大家一起吃。早餐各家自己煮。

  煮多吃多得胃病 阿姨做饭不再“大手笔”

  60岁的郑阿姨生活中很节俭,对家人的三餐却从不会怠慢。虽没有很丰盛,但一定煮得足够多,因为总怕大家吃不饱,因此常出现剩菜剩饭,舍不得倒掉的她,经常会让自己吃撑。郑阿姨说,以前住在老家,养了鸡鸭,剩饭剩菜吃不完可以去喂鸡鸭,自从跟儿女到城里生活,看着剩饭剩菜会很心疼,舍不得倒掉,有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肚子根本不饿的她,还会将当晚剩的饭菜吃掉。

  去年,郑阿姨因胃不舒服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郑阿姨的饮食情况后表示,胃疼和长期过饱、吃剩饭菜有很大关系。因胃病吃药调理花了大半年时间,郑阿姨非常后悔和心疼。“再也不煮多,宁愿吃少、不够吃,也不当‘垃圾桶’了,这看病的钱贵啊!”郑阿姨说,如今她将家里原本大尺寸的电饭锅换成小码的,每餐的主食也煮得刚刚好。

  社区

  引进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 厨余变肥料一点不浪费

  去年,丰泽社区在全市率先引进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这台“神器”,可以将居民家中的剩菜等厨余垃圾变成肥料,原本每天都要浪费掉的食材成了“宝贝”。

  在丰泽新村法制公园的厨余环保驿站内,这台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每天都在运作,站外放着几个厨余垃圾桶,桶上配有筛子,可以将剩菜剩饭、水果皮、菜叶、菜梗的水沥干。厨余垃圾沥干后,会统一进行收集,工人只要将垃圾桶固定在处理机上,简单地按下启动键,就能将厨余垃圾通过微生物进行降解,变成颗粒状的高效有机肥。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让居民餐桌上的剩菜不再浪费。为了鼓励居民,丰泽社区厨余环保驿站还举办了“厨余变宝计划”兑奖活动,评选出了易腐垃圾集中投放优秀楼幢,表彰了优秀家庭,并向居民提供额外奖励,奖品有餐巾纸、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通过垃圾生化处理机生产的肥料。

  不仅如此,社区还对辖区饮食店、托管经营户、农贸市场等“厨余垃圾”“易腐垃圾”生产大户进行了集中处理。(东南早报记者 李菁 陈小芬 庄丽祥 通讯员 黄丽萍 郑玲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