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成年人 > 文明校园创建 > 正文
过“泉州味”中秋节 帮外来工子女融入第二故乡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09-09 责任编辑:林 婕

孩子们开心地参加趣味博饼。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老师,他是不是中了状元。”“不,他中的是榜眼!”……今天下午,泉州市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非常热闹,不时有惊呼声和欢笑声从教室里传出。

  原来,学校正在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我们学校有88%以上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意味着大部分学生都没体验过泉州传统过中秋节的方式。今年我们让各班老师给孩子们安排上,让他们在校园里体验一把带有‘泉州味’的中秋节。”该校校长张江锋介绍道,希望小小“新泉州人”们在校园内感受到家的温暖,尽快融入第二故乡。

孩子参加班级组织的中秋佳节诗词鉴赏大会。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飞花令、趣味博饼、学习制作月饼……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30个班级的班科任教师也给孩子们准备不同的过节仪式感。其中,富有闽南特色的趣味博饼是每个班级必备环节。

  在各个班级里,只见孩子们10—15人为一组,将课桌拼接成一个大桌。桌上除了有老师提前准备的礼物,还有一个大海碗,学生们依次抓取碗中的六个骰子,掷入碗里,随着叮叮当当的脆响声结束后,老师便宣布孩子是否有获得奖品,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感觉特别温馨。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碗中的骰子。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博饼时我感觉非常开心,大家围坐在一起,好像一家人一样。”来自河南省的李诗琪同学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博饼、过有“泉州味”的中秋节。由于从小便在泉州生长,她早已把这座城市当成第二故乡,希望能在校园内多了解泉州的习俗、文化。

  今年12岁的肖闽璇是地地道道的泉州人,在参加活动时,不少来自其他城市的同学对泉州人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非常好奇,并向她询问。她都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同学们,她发现在她的知识储备中,仍有不少盲区。她说,回家后会向妈妈学习了解泉州更多的传统习俗,方便以后为同学们解答。

  “据我们了解,不少学生心愿就是将来长大能留在泉州工作生活,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泉州的传统习俗,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张江锋告诉记者,他本人也是一名“新泉州人”,来泉州工作27年,已很好地融入这座城市,不仅熟知泉州的各种传统习俗,还能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语。在融入第二故乡有着自己的亲身经验,他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达成心愿。

  接下去,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将着力提升学校软硬件设施,打造闽南文化墙、引入泉州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在校园内便可了解闽南文化;并鼓励教师在课后推广闽南语,让更多学生了解、喜欢这一方言。(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