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成年人 >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 正文
泉州:凝聚关爱力量 守护“花儿”成长的蓝天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10-17 责任编辑:林 婕

组织孩子们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和民族的未来,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厚植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在优化成长环境上下功夫,在筑牢关心下一代阵地上做文章,在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上出实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保护伞”。

  这十年我见证

  过去十年,活跃在泉州城乡的“五老”志愿者、妇女儿童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体,让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双关爱的眼睛。他们是“儿童之家”“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职工暑托班”的建设者,是无数亲子家庭科学助教的好帮手,是未成年人课外活动的“好玩伴”,他们让孩子们活动有场地、安全有人管、学习有收获。

  青少年社教活动中心 “老少乐园”带来七彩暑假

  自2012年起,“建设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连续多年被列入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办好这一利民实事,各方力量凝聚,奏响关爱青少年最强音。在此背景下,南安市英都镇龙江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应运而生。

  “这里曾是龙江小学的旧校舍,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南安市英都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活动中心主任洪本训回忆,他与关工委的同志先后考察了3所小学,最终选择龙江小学。随后,他们奔波募款筹物,动员社会贤达捐资,筹措到100多万元。2013年,活动中心动工建设,闲置的小学旧校舍被装修改造一新,可使用面积达5200平方米,成为集学习、实践、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场所。

  活动中心建成后,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老少乐园”。2015年7月起,活动中心每年开展“大手牵小手 共筑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发动高校回乡志愿者、与英都中心小学选派骨干老师及“五老”志愿者组成夏令营的管理服务团队,免费招收英都镇少年儿童,开设8个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课程,带给青少年一个七彩暑假。

  “以泉州高校大学生、泉州籍返乡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负责向孩子们教授课程,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五老’志愿者负责组织管理。”洪本训介绍,由于管理到位、服务贴心、活动有特色,学员们学得好、留得住,8年来,学员从最初的105人发展到如今的360人。

  

让每一位孩子眼里有光,健康成长。

   家门口的“儿童之家” 少儿乐享“幸福天地”

  每天放学,丰泽区圣湖社区的“儿童之家”都会迎来不少小学生,他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看书、做作业,等待家长下班,也有学龄前儿童在游乐区开心嬉戏。每逢节假日,社区的孩子们抢着报名“暑期乐园”“厝边党史小课堂”,聆听革命故事,学习兴趣技能。

  2018年,在丰泽区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圣湖社区筹建起“儿童之家”。该项目于2020年被市妇联列为市级“儿童之家”进行提升。通过多方协调,社区动工改建圣湖小区综合楼,这里被划分为户外儿童游乐区、科普体验室、乐高作业区、法治文化小广场……值得一提的是,“儿童之家”毗邻百姓书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极大改善儿童成长环境,让社区居民尤其是孩子们共享家门口的“幸福天地”。

  资源整合带来“裂变”效应。孩子们走进“儿童之家”,参加读书沙龙、绘本小故事讲座、厝边党史小课堂,听泉州世遗故事、学非遗剪纸、体验木偶戏魅力,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增进亲子关系……“‘儿童之家’就像温馨的港湾,让孩子喜欢、家长省心。”圣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茵茵说道。

  多彩非遗暑托班 职工上班和带娃两不误

  “在家门口上暑托班,孩子就不会总窝在家里看电视,性格也开朗了。”家住鲤城区金龙街道高山社区的王先生谈到社区开办多年的“小工仔”职工子女公益暑托班时这样说。

  2014年,高山社区首期暑托班在居委会办公楼里开班,此后每年暑假都会如期举行,为期4周,全天托管。“有不同专业特长的老师,课程设置也很丰富。”高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娇雄介绍,随着暑托班规模扩大,受益学生也从常住居民延伸到辖区高山工业区企业职工子女、流动人员等,“家长们都抢着报名”。

  王先生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已连续3个暑假报名暑托班,除了有老师辅导作业、美术教学等文体课程,去年泉州申遗成功后,暑托班还邀请非遗传承人、传统文化讲师,让孩子们动手体验泉州多项非遗文化,“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暑假的上午8点,位于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万龙时代科技有限公司里,背着书包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来到厂区托管点。到今年,该企业的暑托班已连续举办11届。企业工会主席吴阿宁介绍,早在2010年,为了让外来员工安心工作,解决双职工子女假期管护问题,公司在开发区工委会的指导下开设了暑托班。最初借用附近幼儿园办班,后来在厂区另设场地。暑托班因地制宜,为职工子女们免费授课,提供爱心午餐。

  “曾上过暑托班的孩子,今年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也来授课了。”吴阿宁介绍,今年有10名大学生加入暑托班,其中6名为“金秋助学”受助学子,他们各施所长,为孩子们量身订制“清凉课程”,寓教于乐,满足孩子们个性化发展需求。

社工对帮教对象进行心理疏导(泉州市人民检察院 供图)

  办实事暖民心 

  泉州2485个村(社区)建起“儿童之家”或“社区服务中心”,全市建成200多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822个暑托班解决职工子女托管、教育问题,2019年成立的泉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为未成年群体筑牢法律屏障……泉州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在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不断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儿童之家”遍布城乡 超百万儿童和家长受益

  洛江区、泉港区“儿童之家”的党史爱国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红色故事中激发爱党、爱国、爱家情怀;惠安县西头村“儿童之家”邀请泉州师院音乐与舞蹈学院12名大学生志愿者举办南音乡村传承保护活动……这是泉州市妇联、妇儿工委办动员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最美家庭、巾帼志愿者发挥“儿童之家”阵地作用,广泛开展的2022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每年暑假,这类组织孩子们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的活动在刺桐城百花齐放,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点赞无数。

  据泉州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015年至今,在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的推动下,“儿童之家”建设被列入市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项目经费1200万元,建设提升140个示范项目。在市级“儿童之家”项目引领带动下,泉州各地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将“儿童之家”列入县本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共有2485个村(社区)建设了“儿童之家”或“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7%。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儿童之家”共开展主题活动、公益讲座超5000场次,超过100万人次的儿童及家长受益。

  

  报名暑托班的企业职工子女享用免费午餐

  

  在兴趣班里学习演讲与口才

  筑牢关心下一代阵地 打造老少同乐“大本营”

  泉州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张伟介绍,2012年起,市关工委牵头建设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围绕市、县、镇、村四级体系建设,十年来已建成200多个。

  2013年起,市关工委、市委文明办和团市委联合高校开展“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活动,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与全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挂钩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高校青年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关心下一代文艺志愿者等为青少年义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12大项活动,点亮青少年假期生活。

  “活动中心成为孩子们喜欢来、留得住、有得学、有所得的好去处,是老少同乐‘大本营’。”张伟说,活动中心也是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百万大手牵小手”品牌关爱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各级关工委“五老”的关怀下,关心下一代阵地不断筑牢,活动中心社会教育功能逐年凸显。

  

  体验非遗文化,学习掌中木偶制作。

   职工子女“托管教” “娘家人”多举措提升幸福感

  “就近上公益暑托班,不用把孩子独留家中,我们上班也安心不少。”“上下课时间和上下班时间同步,接送方便多了。”采访中,不少职工家长表达了对暑托班的认同。

  泉州是制造业大市、用工大市,200多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前来就业创业,随着泉州城市建设发展、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及职工工作生活稳定,越来越多外地职工子女从家乡迁学泉州。

  泉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市总工会以既“托”又“管”兼“教”模式开办职工子女暑托班;各县市区根据辖区特色和职工需求,不断拓宽职工受益面、覆盖面,利用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等工会阵地,以就地、就近为原则,为职工子女提供暑托服务;广大用人单位的工会也纷纷行动起来,举办暑托班,不少企业全额出资举办职工子女托管班已成惯例。

  截至今年暑假,全市暑托班共开办822个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看管服务,还开设学业辅导、心理关怀、户外活动、儿童发展等特色课程,做好职工的“娘家人”,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少年军校活动

  保护联盟凝聚合力 全方位司法守护“花朵”

  “全市凝聚各方力量,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吴端端介绍,为了让未成年人在法治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2019年,泉州市委政法委牵头,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等12家单位成立了泉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纳入全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2021年12月,针对刑事案件被害人、小学三年级女生小红(化名)家庭监护缺失问题,惠安县检察院制发《督促监护令》,联合妇联、关工委为被害人家庭量身打造家庭教育指导方案。检察机关主动联合县委政法委、民政、妇联、关工委、团委对小红开展司法救助和临时救助叠加的经济救助,为小红开展心理救助。检察机关还联合教育局,选取包括被害人学校在内的20多所乡村学校开展法治讲座,提升乡村未成年人法治素养。

  这是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多方联动守护“祖国花朵”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泉州共建成12个“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由联盟提出的“改造提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完善涉案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项目连续3年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泉州市光明之城青少年事务社工发展中心项目组长宋洪彦介绍,位于市区的“泉州市青少年社会保护中心”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不断完善涉案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通过青少年法治教育、涉案未成年人帮教、临界未成年人关爱预防及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咨询等,对全市未成年人形成全方位司法保护。(东南早报记者 张素萍 许奕梅 庄丽祥 通讯员 孙雪萍 杨海涛 王慧蓉 文/图)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