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身边好人 > 正文
21年 “寻亲专业户”一直在路上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10-14 责任编辑:林 婕

陈少峰手机里都是寻亲的信息

  翻阅族谱、查看侨批、发动侨胞甚至漂洋过海到墓地找墓碑……21年来,陈少峰已义务帮助27名侨胞顺利找到祖籍地和家乡亲人。作为一名菲律宾归侨,他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身份,那就是“寻亲专业户”。在这些寻亲的侨胞中,以老人居多,每当看到他们寻亲成功的喜悦,陈少峰就有了将这件事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义务寻亲 一干就是21年 

  “比较耗费精力寻找的有27次,其他一些很快找到的,就没有记录下来。”谈到自己多年来为侨胞寻亲的故事,陈少峰侃侃而谈。他拿出报纸、翻出手机上的消息记录,与记者分享背后的故事。

  陈少峰出生于华侨之家,20世纪90年代在菲律宾三宝颜市生活,2010年举家搬回南安市诗山镇居住。他告诉记者,他的祖辈早就开始替人义务寻亲。受此影响,他也致力于这一事业。从2001年开始,一次成功的寻亲经历,让他坚持到了现在。

  许多人或是通过身边的人联系上陈少峰,或是通过媒体了解并找到他寻求帮助。“这其中还是老人居多,有不少都是七八十岁的。”陈少峰说,他身边不少侨胞祖辈就到东南亚谋生,因为各种原因跟家里断了联系,导致现在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许多年纪比较大的侨胞很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在家乡的亲人。

  仅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他已经帮助3名侨胞寻亲成功,最近他又在帮一位侨胞寻亲。

  不畏困难 漂洋过海找墓碑 

  多年帮人寻亲,陈少峰见证了不少亲人相认的动人场景。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还要数2017年帮助当时60多岁的戴仅生寻找到了素未谋面的亲人。戴仅生从未见过父母,他出生没多久父母便前往菲律宾,留下他与奶奶相依为命。当时看着戴仅生寻亲心切,陈少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其圆梦。历时一个多月,他便帮戴仅生找到了素未谋面的弟弟。“看到他对着手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我内心也很受触动。”陈少峰说道,每当看到成功的这一刻,觉得之前寻亲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值得的。

  “寻亲困难不少,但是我乐在其中。”作为“寻亲专业户”,陈少峰已经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式。他告诉记者,帮助侨胞寻根,一般是通过翻族谱、看侨批的方式。然而由于老一辈的文化程度有限,族谱里的名字有的用的是同音字,不好确认身份,就得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确认。有时也会碰上村里不配合的情况,那他就得通过询问求助者的一些关系网寻找线索。而对于泉州老乡寻找在菲律宾的亲人,他一般会发动自己认识的侨胞,或者通过宗亲会寻找。

  “有时候一点线索都没有,就像大海捞针。”就算遇到这种情况,陈少峰也不会放弃。他曾跑到菲律宾的墓地上寻找墓碑,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找线索。“在墓地上一个个墓碑看过去,结果真的被我找到了想要的线索。”说到这,他满脸激动。

  热衷公益 为家乡发展助力 

  手机中都是各种寻亲信息,寻亲已然成了陈少峰生活的一部分。2019年,他去了三次菲律宾,两次是为了寻亲。“带着自己的亲人过去寻亲,回来的时候带着侨胞回来寻亲。”提到这样独特的经历,他一脸满足的笑容。

  谈及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的原因,他说:“除了自己是做生意的,时间比较自由,更重要的还是家里人的支持。我的母亲、妻子和小孩都觉得我做这件事很有意义。”

  “我也经常鼓励侨二代、侨三代回来,因为不能断了亲情血脉的联系,不能让这条‘线’断掉。”在陈少峰看来,寻根的意义和使命远不止于相见,更是能延续华侨与家乡的联系,增进对家乡的情感,也能让许多老华侨看到多年来家乡的变化。阔别数十年后回到家乡,许多老华侨都感叹:“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了。”

  “现在帮别人寻根,不希望今后别人帮我的子孙寻根。如今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回来发展也很好。”本着这样的想法,陈少峰才带着家人和孩子回到南安。如今的他,在欣喜于家乡变化的同时,除了帮人寻亲,还参与扶困助学、收集侨史资料等公益活动,为家乡的发展助力。(泉州晚报记者 郭芳蓉 文/图)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