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0200630331775059960.jpg
首页 > 身边好人 > 正文
王美:倾尽家产干革命 一腔赤诚为国家
来源:泉州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5-07 责任编辑:林婕 黎灵寿
  人物简介
  王美(1914年-1935年),福建省晋江内坑乡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组织和领导长埔村的土地革命,建立赤卫队。1934年3月,任晋南游击大队副大队长。1935年10月4日,因叛徒告密,王美在突围中不幸被捕,于当天在岭兜坊脚英勇就义,年仅21岁。

  王美故居(王昆跃 供图)
  “几代人的夙愿,终于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实现。”在晋江市内坑镇长埔村的王美故居内,王美的侄子王天伦激动地向记者展示了王美的模拟像,他说:“王美牺牲已有86年了,奈何当时家庭贫困,条件艰苦,我们亲人手上都没有他的真容像。而今,相馆通过软件设备,并对照了叔叔王马超(王美弟弟)的照片后,英烈面孔最终得以重现。”
  1914年9月7日,王美出生在晋江内坑长埔村一个贫农家庭,家中人多地少,生活十分贫困。幼时的王美只读过1年多私塾,因家贫而辍学辅助农务,14岁时当泥水匠学徒。他机灵好学,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便掌握了泥水工的技术而提早出师,能够单独外出干活。1931年间,王美在粘文华、彭德清等共产党员的教育帮助下,提高了阶级觉悟,加入中国共产党。平日,王美利用为人修建房屋的机会,在长埔村发展了10多人参加赤卫队。赤卫队员们经常在王美的家里秘密集会,参与地下党领导的抗税抗粮等革命活动。
  工作中,王美善于联系群众,宣传革命思想。1932年冬,王美在官桥镇为郭福煌修建店屋,侧面了解到郭为人豪爽,家中又自备有4支短枪和不少子弹,可以争取他为革命活动服务。王美先是假装爱出风头向郭福煌借用手枪插在腰间带回家,供赤卫队使用。尔后,王美多次接触郭福煌,两人关系进一步密切,在王美影响下,郭福煌对革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进而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积极为地下武装代借武器,对党组织开展地下武装斗争作出了一定贡献。
  1933年,王美同尤芳枫带领地下武装在南安塘尾坡没收一个奸商的一批日货,价值2000余元。他们把没收日货中的部分火柴、海产分给贫苦群众,其余秘密运送中共晋南县委机关驻地。事后,奸商探知王美的住处,威胁王美交还货物,否则就要控告他。为了组织不受牵连,王美被逼变卖一亩四分田地及一头耕牛,并四处借款,赔偿奸商了事。为此,王美家庭生活更加艰难。王美为革命倾尽家产,却被误认为是不务正业、参加抢劫的土匪,难以在家乡立足。备受误解的王美仍然忍辱负重,积极从事革命斗争,他依靠党的领导,白天以泥水工为掩护,在晋江南安两地偏僻农村做工,晚上则经常在长埔村外的树林或路亭内组织革命群众秘密集会,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战斗中,王美动作敏捷、临阵勇敢、身先士卒,得到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的普遍好评。1934年3月,中共晋南县委在南安岭兜建立晋南游击队(又称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三支队),后扩建为游击大队,王美任副大队长。他和大队长尤大斧带领游击队先后在梧坝、后垵、砌坑、井上一带镇压恶霸、奸商等共30多人,并把他们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同年5月4日,他和尤大斧率领游击队镇压驻白垵村的敌征粮人员2人,为反征粮斗争打开局面。不久,他又和尤大斧带游击队智袭驻砌坑村的征粮敌军,缴获长枪11支,短枪1支。在历次行动中,王美都是尤大斧的有力助手。
  1935年10月3日,因叛徒告密,敌人集结了200多人的兵力,包围游击队驻地岭兜,4日凌晨,王美在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当晚在岭兜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1岁。直至牺牲后,群众才知道他是一个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的崇高品德,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砥砺奋进。”王天伦说。(泉州晚报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 洪逢春/文 中共晋江市委史志室/供图)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