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图片 > 正文
文物中的隐藏款打工人 日日夜夜托举着头顶的斗拱、石塔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4-04-26 责任编辑:林 杰

泉州大开元寺大雄宝殿

  天空微露晨光,泉州大开元寺,成群的白鸽停驻拜庭,静静聆听渺渺梵音。时而,它们扑扇着翅膀,飞向大殿屋脊,划破沉寂了一整晚的夜色。

  天,亮了。繁忙的新一天,开始了。大殿外的石柱上、仁寿塔须弥座下,几个“小小人”却不分白天与黑夜,日日夜夜托举着头顶的斗拱、石塔。他们被戏称为文物中的隐藏款“打工人”。从建筑的角度讲,他们是“憨番抬厝角”“番仔抬斗”。在古代的传说中,他们也被称为托塔力士或力神。

  柱顶和塔底 “打工人”在“硬撑”   

  泉州大开元寺大雄宝殿,面阔九间五进,宏伟壮丽。这座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的大殿,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物为明崇祯十年(1637年)遗物。殿内外石柱,也多于明代易木为石而来。大殿正门外,4根石柱顶上,石头与斗拱衔接的部分,清晰可见10个小小的“打工人”。其中,靠近大门的2根各有3人,再往两侧的2根各有2人。他们大多身着蓝色短上衣、绿色短下装,头上还戴着蓝色头巾,有的一脚半跪、一脚撑地,双手仿佛使出了浑身力气,托举起头顶的斗拱。有的半盘着腿,一手搭在身上或轻抓衣裳,一手托举头顶柱子,脸上的神色也显得轻松许多。和大殿一起,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他们仍栩栩如生,生动地默默“抬斗”。

开元寺大雄宝殿门廊4根柱子顶上的一群托举柱子的“打工人”。从建筑的角度讲,他们是“憨番抬厝角”“番仔抬斗”。在古代的传说中,他们也被称为托塔力士或力神。

开元寺大雄宝殿正门外,4根石柱顶上,石头与斗拱衔接的部分,清晰可见10个形态各异的小小“打工人”。

  遥望西南方,仁寿塔的须弥座束腰转角处,8个“打工人”也正日复一日身托巨塔。仁寿塔,民间称西塔,初建时为木塔,屡遭毁坏与重修,曾易木为砖,现存石塔建成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为五层花岗岩石塔,高45.06米。须弥座束腰转角处的这8个“打工人”可谓实打实的身托万吨石塔。他们大多袒露着上半身,有的一脚屈膝,以脚尖撑地,双手紧紧抓着两侧衣裳,仿佛皱着眉头,正用双肩使劲往上顶塔;有的双手拉着衣裳,抬起一只脚,歪着头似乎正在歇口气;有的半蹲着身子,双手撑着膝盖,瞪大双眼直视前方,好像正憋着一口气,将双肩往上用力顶起;有的缩着肩膀,提着衣裳,双目紧闭,“认命”顶塔。最特别的是一位“吹哨人”,他一边顶塔,一边将右手拇指、食指吮于口中,作出吹哨状。近八百年的岁月沧桑,他们仍既朴实又细腻,惟妙惟肖,一如当年。

开元寺西塔上“天王”“力士”等神话人物形象的雕像栩栩如生。须弥座束腰转角处的8个“打工人”可谓实打实的身托万吨石塔。

“吹哨人”雕像位于西塔(仁寿塔)须弥座束腰西侧的转角处,形象惟妙惟肖,原是一位托塔力士。虽身负万吨石塔,却依然能从容不迫地将右手拇指、食指吮于口中,作出吹哨状。

  源于海丝文化融合 多存于寺庙石塔

  “在闽南民间,这被称为‘憨番抬厝角’或‘番仔抬斗’。”中国营建大师、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蒋钦全说,这也是历史上的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进行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形成多元包容文化的力证。

  故事可从唐文化追溯而起。蒋钦全细细说起,唐五代时期,闽南传统红砖民居以“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的高贵堂皇、精美华丽著称,民间称之为官式“皇宫起”建筑。彼时,这样的建筑样式和昌盛的国力、发达的经济,带给闽南人极大的自信。他们到东南亚一带创业、谋生、做生意,俗称“下南洋”。凭着一股爱拼敢赢的闯劲,和闽南人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他们中不少人会在事业有成时返乡“起大厝”。返回故乡时,他们被称为“番客”,同时,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会带回佣人,类似于如今的“菲佣”,当时则称为“番仔”。“番仔”大多来自南洋地区,跟随主人来到泉州后,多从事体力活、苦力活。于是,反映当时社会形态的“憨番抬厝角”“番仔抬斗”形象,便在建筑中被生动借鉴、使用了。

  此外,也有一种说法,随着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的发达,不少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等外国人随着商贸往来来到泉州,他们也带来众多异域文化。对于舶来品,泉州人也多称之为“番”,例如印度教寺被称为“番佛寺”,西红柿被称为“番茄”等。但无论何种说法,都充分说明了当时泉州本土文化的多元包容。

  不过“憨番抬厝角”“番仔抬斗”更多存见于寺庙或石塔中,普通民居较为少见。只有少数“番仔楼”中偶见使用,“‘番仔楼’的主人大多是下南洋返乡的‘番客’,他们对‘番仔’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蒋钦全解释。

  “托塔力士” 寓意力士托持建筑稳固

  他们也被称为托塔力士或力神。因为空间的限制,托塔力士一般身材矮小,仁寿塔的8个力士,整个人物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历经近八百年风雨,他们有些已因风化而模糊不清,但大多仍生动形象,衣着、形态依稀可辨。他们或跪或半蹲,多龇牙怒目,上身裸露,肌肉发达,神态、姿势各异,似向上发力,在塔基的四周八面以头、肩或手默默托举巨塔。

  力士是佛教里的大力神,所以古代一般都在建筑的基座或是房屋屋檐的四个收角处雕刻力士形象,特别是塔,寓意有金刚力士把持托住,建筑才能稳固。仁寿塔须弥座,圭脚之上为仰覆莲花,束腰以间柱分割,转角饰以力神。力神雕像使用一整块石头以高浮雕技法雕琢而成,背部与须弥座束腰连成一体,浑然天成。雕像雕艺精湛,活灵活现,没有一个力神的动作、形态,甚至身上的肌肉线条是一样的。

  泉州东西双塔,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代表了宋代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作为西塔石雕的一部分,托塔力士亦经历多次台风、八级地震的考验,至今随塔岿然屹立。无怪乎,泉州人总说“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

  作用更在于装饰 多元传统文化成闽南建筑重要内涵

  但其实,要说“憨番扛厝角”“番仔抬斗”在建筑上起到多大的作用,蒋钦全笑着讲起了一个自己闹的笑话。他说年少时家中盖房,工人们恨不得每天多做一点工序,但白日苦短,总是很快就得收工。天真的他便举着竹竿去顶日头,希望把太阳留住,“竹竿顶日头,就似‘憨番扛厝角’”。

  “无木不雕,无石不刻。”蒋钦全说,这是典型闽南传统建筑的真实写照,“憨番扛厝角”“番仔扛斗”的作用,也更多在于装饰。闽南人“下南洋”后返乡“起大厝”,红砖大厝是他们成功与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印刻着他们的经历与情感。就像石狮永宁的古厝,屋主们多为海外事业有成的华侨,建筑相当一部分是西洋风格的“洋灰楼”“番仔楼”等洋楼,另一类本土风格的“皇宫起”传统红砖民居中,也不少带有异域色彩和海洋风情。例如龚天赐民居的三拱券入口处及镜面墙镶嵌的进口花砖,余煌投民居在双侧护厝的门位上,建了两座西式山头,多座大厝中出现了“憨番扛厝角”石浮雕或“番仔抬斗”的木雕座。

  “晋江经验是有历史渊源,一脉相承的,泉州人敢为人先,有远见、有胸怀,也是由来已久。”蒋钦全说,这就让泉州人以更广阔的胸襟去接纳各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在建筑中大胆地“以中为本,洋为中用”。多元传统文化成为营造技艺体系的重要内涵,精湛的木雕、石刻技艺,也不再是一般的装饰,而是与闽南建筑的造型结构、建筑文化、艺文表现密切相关,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体系中大放异彩。(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许钹钹 王柏峰 文/图)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